共享经济新模式阿里京东苏宁齐上阵 疫情催生新机会
新冠肺炎疫情持续,让上上下下倍感压力,但也催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,比如“共享员工”。继盒马牵手西贝之后,沃尔玛、京东、阿里、苏宁、联想等巨头相继跟进,推出“共享员工”。
根据第一财经报道,至于共享员工的具体用工方式、薪酬等问题,盒马对于人工的结算方式,会根据与每家企业签订的协议,足额支付报酬。
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表示,盒马与餐企员工的合作,不是新型雇佣关系,而是临时的过度措施。而京东7FRESH也给每一个新员工提供了全面的福利待遇,除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,还为员工购买“新冠”特别保险。
不过,新的用工模式给企业也带来一定的挑战,提供方会担忧员工风险问题,例如疫情期间员工出现被感染问题,医药费用如何承担。同时也会担忧员工流失问题。
此外,对于需求方而言会担忧技能匹配问题,可能存在跨行业用工,没办法立即上岗问题。以制造业为例,一位从业人士表示,理论上这些新工人经过培训,一个月成为熟练工,然后一个月干活,假设疫情结束了,再一个月就都走了,对工厂的产能有一定影响,但眼下,只有一起并肩作战才能共克时艰。
“共享员工”将成为未来10年新趋势
劳动力综合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喔趣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,共享员工不仅是一种应急措施,更是未来用工的趋势。对于提供方而言,共享用工模式使得用人成本被分摊,解决企业现金流压力。对于需求方而言,满足用工方短时间内大量用工需求,解决紧缺人问题。
人力资源与战略专家、华为全球团队负责人冉源认为,这次疫情下,“共享员工”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自行调配人力资源,解决特殊时期的问题。而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,由第三方公司来调配企业之间的用工需求,在一些发达国家这种方式已经非常流行,国内也正在慢慢兴起,业界普遍认为灵活用工将会是未来10年中国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一个最大的变化。
部分行业迎来中长期新机遇
新的市场环境带来太多的变量,同时也衍生了很多机会。
“共享员工”只是非常时期诞生的新的共享经济模式,市场人士普遍认为,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演绎,一些新经济、新行业、新模式、新物种都有可能出现。
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, 在疫情外生冲击下,消费者某些更高层次需求或被激活,若当前科技水平、产能规模能够提供的产品无法完全满足消费需求时,意味着这些行业或迎来中长期发展新机遇。
